公司头条

久尔杰维奇:国足进攻未尽兴,新人淬炼为未来奠基

2025-07-18

在 7 月 15 日东亚杯末轮比赛中,国足凭借黄政宇的制胜球 1-0 小胜中国香港队,以第三名结束本届赛事。赛后,代理主帅久尔杰维奇在肯定胜利的同时直言:“我们本该取得更多进球,但球员们的态度值得肯定。” 他特别强调,新人在高强度比赛中的经验积累 “极具价值”,为国足新周期埋下伏笔。

一、进攻效率待提升:控球与射门的矛盾

此役国足虽以 19 次射门(8 次射正)大幅领先对手(8 次射门、3 次射正),但仅靠黄政宇第 20 分钟的灵光一现打破僵局。数据显示,国足控球率 46% 略低于对手,且多次错失扩大比分的机会 —— 张玉宁和王钰栋先后击中横梁与门柱,暴露出终结能力的短板。久尔杰维奇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:“我们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,但临门一脚不够果断。未来需要在训练中强化门前嗅觉和团队配合的默契度。”

乐鱼网官网值得注意的是,这粒进球是国足 2025 年正式比赛的首粒运动战进球。黄政宇接张玉宁妙传后冷静推射,不仅为个人国家队生涯开胡,更终结了球队此前 6 场正式比赛仅靠点球破门的尴尬。进球后,这位 25 岁的后腰激动滑跪庆祝,亲吻队徽的画面成为本场最具感染力的瞬间。

二、新人登场:久尔杰维奇的 “试金石”

尽管面临成绩压力,久尔杰维奇仍在比赛末段换上廖锦涛、蒯纪闻、刘诚宇等多名新人。其中,23 岁的廖锦涛首次代表国家队登场,这位大连英博中场在中超凭借硬朗防守和精准长传崭露头角,被外界称为 “国足后腰新答案”。蒯纪闻则展现了边路突破能力,多次利用速度撕扯对手防线。久尔杰维奇评价道:“这些年轻人在与日韩强队的对抗中积累了宝贵经验,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效果,但未来会收获回报。”

不过,新人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。核心球员王钰栋虽在三场比赛中持续制造威胁,但两次因抽筋被换下,暴露出体能储备不足的问题。这位身价 150 万欧元的前锋在与日本球员望月海辉(50 万欧元)的对决中落于下风,折射出国足新生代与亚洲顶级水平的差距。

三、战术迷雾与新周期挑战

作为临时主帅,久尔杰维奇此次带队的核心任务是 “延续年轻化改造”。他在阵型上尝试 4231 体系,让塞尔吉尼奥担任组织型前腰,试图激活中前场联动,但受制于球员执行力,战术效果未达预期。部分媒体指出,国足在高压逼抢和阵地战推进上仍显生疏,与日韩球队的整体性差距显著。

更严峻的问题在于选帅悬而未决。根据足协计划,久尔杰维奇将在东亚杯后卸任,新帅选聘工作同步启动。然而,国足未来一年半无正式比赛任务,只能通过友谊赛练兵,这对新帅的战术磨合提出极高要求。此外,青训体系的薄弱仍是深层隐患 —— 尽管王钰栋、廖锦涛等新人崭露头角,但整体人才储备仍无法与日韩抗衡。正如专家所言:“中超需像 J 联赛那样形成主动培养新人的共识,才能为留洋和国家队输送更多‘王钰栋们’。”

四、从 “救火” 到 “重建”:久尔杰维奇的遗产

尽管执教时间短暂,久尔杰维奇仍为国足留下印记。他重用浙江队青训球员(如汪士钦、陶强龙),试图打造以王钰栋为核心的进攻体系,并通过东亚杯考察了 10 余名新人。在被问及是否愿意转正时,他避谈个人去留,强调:“中国足球正走在正确道路上,年轻球员的成长比一场比赛的胜负更重要。”

久尔杰维奇:国足进攻未尽兴,新人淬炼为未来奠基

这场 1-0 的胜利,既是国足在东亚杯的 “挽尊之战”,也是新周期的起点。正如久尔杰维奇所言:“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,我们不能急于求成。” 当黄政宇的进球划破韩国龙仁的夜空,或许这正是国足在低谷中寻找希望的开始 —— 唯有以新人淬炼为基石,才能在 2027 亚洲杯和 2030 世界杯周期中重塑竞争力。